紅楓作為一種備受歡迎的行道綠化樹木使得眾多種植戶來種植紅楓小苗, 為了保證紅楓的成活率,在移栽紅楓的時候就需要采用科學的方法,紅楓小苗一般在春季和秋季進行移栽,現將移栽及栽后管理方法匯總如下:
一、春季栽植方案:
(1)對土地進行整理。包括深翻和旋細。如果有條件可以合理的施用有機肥。豬糞按照2方/畝在整地前施用。
(2)嫁接苗在移栽時需要先對根系進行修剪。剪除劈裂根和過長根。然后用800倍多菌靈均勻噴布根系。特別是根系的切口。
(3)然后按照合理的在株行距進行種植。種植深度建議地面與嫁接口相平。但對于在10cm以上嫁接口的秋紅楓在種植時建議種植深度與原土痕相平。然后踩實并澆透水。與第二天檢查秋紅楓的直立情況,及時扶正所有的秋紅楓。與第三天再澆遍水。以后可進入正常的管理期。
(4)對于扦插苗,脫營養缽時要注意不要損壞根系。建議采用下列方法:中指和無名指夾住枝干,然后另一只手扶著秋紅楓倒過來,使秋紅楓枝干向下,營養缽在手心。之后另一只手輕輕對營養缽進行揉動,并不斷轉動。待揉動一圈后可捏住營養缽的基部進行提出。在揉動時可適當的在垂直方向上進行。以便使營養缽同秋紅楓的基質完全脫離。
然后種植。種植平面與原土痕相一致。之后澆水。同樣與第三天再澆遍透水。后進入正常管理期。
(5)對于所有秋紅楓建議發芽展葉后,可噴遍甲基托布津1000倍。以防止葉部病害。
二、秋季栽植方案:
1、秋紅楓秋季移植的優勢:
(1)提高秋紅楓移栽成活率。從植物生理角度講,秋紅楓由落葉轉為休眠,地上部分已停止生長,水分蒸發降到很低而根系在土壤中的活動仍在進行。移栽后根系的傷口容易愈合,因此可發出部分新根。第二年春天發芽早,在干旱到來之前可完全恢復生長,增強對不利環境的抗性,有效的增加來年的生長量。
(2)秋季移植的時期長,從落葉開始至土壤凍結之前都可進行,容器苗移栽不受時間的限制,秋季移栽可減少來年春天的工作量,并有效的提高秋紅楓移栽后的質量。
2、移植技術:
(1)土壤準備
①清理和平整土地:清除土地上的雜物,如石塊、樹枝、塑料薄膜等,并使耕作區達到基本平整,并清除耕作區中間的低洼部分。
②、使基肥:每畝地使用熟化后的豬糞6—8立方,或干雞糞1000斤
③、耕地:翻地25—30cm,要打破犁底層。
④、使農藥:用殺蟲劑,如辛硫磷4公斤/畝或呋喃丹3千克/畝;用殺菌劑,如多菌靈或地菌凈4公斤/畝或硫酸亞鐵50斤/畝。
⑤、旋地:將撒有農藥的耕作區旋耕整理(深度約25cm),旋碎土壤,平整土地。
⑥、整床:采用高床栽苗,即將土地表面整理如下圖所示,然后等待移栽。
注:床寬80-100cm,床高可在25--30cm。
(2)、秋紅楓準備工作
①、根系修剪:剪去過長、劈裂及腐爛的根系,保留根系的長度在20厘米左右。
②、根系處理:在秋紅楓栽植前,應對苗子進行蘸根;將根系用500倍的多菌靈液進行處理,需要蘸根5-10分鐘(多菌靈可以殺菌消毒)。如加入50ppm的生根粉,效果更好,促使新根早發多發。
(3)秋紅楓栽植
①時間:陰雨天或早10點前或下午4點后為最好。
②移植法:溝植。
③栽植要求:栽植時根系要舒展,嚴防窩根和卷曲。為此,人工栽苗時把秋紅楓放入穴或溝中,先填土到八成,再把苗向上提一下使苗根下垂,再踩實覆土,填上再踩實。栽植深度應比原土印高出1—2厘米,以免澆水后土壤下沉而露出根系。
④若秋紅楓規格在5—30cm,株行距30*50cm,將小苗栽在壟上。
(4)移植后的管理
①栽后應立即灌水,水一定要澆透,使土壤吸足水分有助于根系與土壤密接,方保成活。
②澆后檢查小苗是否露根將傾斜秋紅楓扶直。
③隔五天后再澆一遍,灌水后適時松土,改善土壤通透性,以促進根系的生長,秋紅楓成活前每周澆水一遍。水是保證秋紅楓成活的關鍵因素。
④根據當地的氣溫變化進行在落葉后對小苗全方位覆膜培土。第二年春天氣溫回暖,把覆在小苗上的土和薄膜及時清除,以利秋紅楓生長。
上一篇:北方桂花苗過冬后如何管理?
下一篇:紫葉李秋冬季節的管理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