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人工模擬熏氣法,研究了南京市7種適生彩葉植物對NO2氣體的吸收及自我修復能力,通過觀察植物在NO2熏氣過程中的形態變化,檢測植物熏氣后及修復30 d后葉綠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標,測定N素代謝相關酶活性(全氮含量、硝態氮含量和硝酸還原酶),從中篩選出抗性較強的彩葉植物及適宜在NO2污染區使用的植物組合.結果顯示,在6μl/L NO2熏氣濃度下,熏氣48 h后,不同彩葉植物受害癥狀不一,主要表現為:葉片尖端和邊緣首先出現傷斑,進而沿葉脈向中部及基部擴展.7種植物受NO2熏氣后產生不同的抗性和修復行為,其中紅花檵木和灑金桃葉珊瑚的抗性和修復能力均較強,南天竹的抗性和修復能力中等,金邊黃楊和金葉銀杏的抗性較弱、但修復能力很強,金森女貞的抗性較強、但修復能力較弱,金邊玉簪的抗性和修復能力均較弱.因此,在園林植物設計過程中進行彩葉植物配置時可以在NO2污染非常重的綠地優先選擇紅花檵木、灑金桃葉珊瑚和南天竹等3種植物,而在NO2潛在污染區可以選擇金葉銀杏、金邊黃楊、金森女貞和金邊玉簪.并在此基礎上研究了彩葉植物在園林綠化配置上滯塵和吸收NO2等大氣污染物的生態功能,以期為城市功能型園林綠化的植物選擇和生態景觀林帶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展開
上一篇:南昌市雨水花園植物選擇與配置探討
下一篇:金森女貞容器苗扦插試驗